孩子们放学后会发生什么令人担忧的事情?
羊城记者团
帮助主题:两场热点话题扩展至3个
起源
每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都会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许多建议真正触及人们生活的痛点并提供解决方案。当这场激烈的讨论过去后,代表和委员会成员的见解往往被遗忘。鉴于此,我们特意挑选了两场会议期间的热点话题,延伸到落地,让这些感悟能够持续发挥强大的“后劲”,真正影响你我的生活。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徐晨
实习生霍以群
刚刚过去的两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教育问题仍然是代表们关注的焦点。减负政策实施后,中小学生在校时间缩短。三四点放学,但家长往往还没有下班,没时间接他们。没有人来接他们,他们对去日托班也没有信心。在广州,自2014年9月全面取消小学生午休管理和课后托管后,广州家长更加担心孩子的托管问题。
羊城晚报记者发现,广州多区积极探讨课后托管问题。未来有望将社会组织引入学校,解决师资不足、经费有限的校内托管问题。
1.灵活的放学时间能否摆脱困境?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小学的“3点30分困境”成为与会代表的热门话题。有代表建议,中小学应主动承担学生课后服务责任和课外拓展的社会服务职能,明确放开课后托管,将教育拓展为非义务教育,允许小学中等学校收取与义务教育有关的合理费用。修改中小学上课时间的硬性规定,实行弹性放学时间。
全国人大代表、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表示,鼓励各地探索经验、解决自身问题。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小学要主动承担课后服务责任” ——学校为学生服务”,实行弹性上课时间。甚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
这些建议让很多广州家长欣喜不已。但记者调查发现,要彻底解决“3点30分困局”,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
2 灰色托管太乱“正规军”太贵
自2014年广州全面取消小学生午休管理和课后托管后,学校不再负责学生的课后服务。他们的孩子午休和放学后去哪里?成为了家长们的心病。很多人别无选择,只能选择日托班。
记者走访广州多所小学发现,附近的托儿班存在四大问题:无规则、无资质、无收费标准、无质量保证。学校周围有各种好坏的看护班级。这些护理班往往聚集在居民楼里,不仅空间狭小,而且安全也无法保证。
在文德路一家民办托管机构内,记者看到,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住20名学生是常有的事。房间里有六七张双层床,左右床靠得很近。基本上没有过道。没有任何消防措施,连最基本的灭火器都没有配备。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一些辅导机构也很受家长欢迎。记者浏览多家招聘网站发现,不少辅导中心和教育机构发布的辅导老师招聘公告中,不少都是全职招聘。教师学历大多要求大学本科学历,不要求提供教师资格证书。
曾兼职幼儿老师的中山大学学生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去的幼儿园向父母声称自己是学校的老师,这让张女士感到很不安。 。上课时她总是感到愧疚,觉得自己被欺骗了。父母。
另外,大量托管机构开设在居民区,这让居民非常不满。许多地方已经开始驱逐社区内的托管机构。位于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珠江新城校区附近的袁俊峰下达了“开除令”。如今,俊峰园已没有任何托管机构的踪迹。但这些机构被驱逐后,大量学生的去向成为棘手问题。
由于存在各种实际问题,家长对灵活放学时间的提议感到满意,并希望学校能够启动校内托管并承担责任。
灰色托儿中心一片混乱,为孩子寻找正规托儿所是父母能想到的唯一选择。据统计,目前注册有“学生托管”经营范围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仅有15家。许多合格的托管机构收取大多数家庭无法承受的高昂费用。
记者走访了解到,学校附近的托管机构收费一般在600-1000元左右,而持证的“正规兵”每月收费高达2000元,不少已经达到3000元以上。这样的价格让家长大呼“不顺利”。
3、校内托管无论是资金还是人力都比较困难。
家长希望学校承担起监护责任,但学校对于接管监护权也有些苦涩。
2014年9月,取消午休管理和课后托管费的通知发布后,为保证校园午休和课后托管服务的正常运行,广州市对午休和课后托管服务提供财政补贴。取消收费后的学校托管服务。补贴标准相同。每名学生每天2元。事实上,这些资金远远不够学校的托管工作。
越秀区一所小学取消学校托管后,一些学生被转移到私立托管机构,还有一些学生躺在课桌上。看到孩子下午托儿无人看管,家委会成员忍无可忍,设立临时轮班机制,一一去学校看望孩子。 “虽然每个孩子有2元的补贴,但如果用这笔钱请老师,可能没有人愿意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照顾孩子。”一位家长说道。
让学校更困惑的是,校园内的托管服务由谁来管理?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几位公立学校的老师。大多数老师对此表示反对,并表示没有精力。
“我们在工作中已经承受着上课和教学的压力。进行校内托管意味着延长工作时间,相当于从早到晚都在学校,我感觉我们没有那么多精力。”天河区某小学的杨老师明确表示,自己没有精力参加校内托管。
也有老师表示可以接受。越秀区一所小学的一名老师表示,如果能提供更多补贴,他不介意开展校内托管。她认为,学校除了安排校内教师提供托管外,还可以适当聘请一些符合条件的校外人员和志愿者承担托管职责。
冼村小学校长郭海英表示,他非常理解工薪家庭的困难,但教师的工作就是教育、教书。他建议,关爱学生的工作应该交给社会服务机构,鼓励社区少年宫等组织走进学校开展兴趣活动。
4 拟试点校内托管引入社会机构
无论如何,两届代表的建议至少提供了一个方向。越秀区一小学校长认为,既然教育部发声,允许学校聘请专职人员照顾学生,政府买单,这是好事。 “要鼓励社会化服务,让教师集中精力教学。”
事实上,去年9月,荔湾、越秀、天河、花都四个区的15所小学就试点了一种课外优质营课后托管服务,灵活应对这一问题。
这种模式利用学校的场地,学校聘请外部教练,教学生艺术体操、象棋、篮球等。学生可以在等待父母接他们的同时进行活动。活动经费由学校和家长共同承担。学校用体育俱乐部的评定费用作为教练的工资,家长每学期只需支付几百元。
在校内托管方面,广州中心区也正在准备试点。据了解,越秀区计划在20所小学试点课后校内托管。昨天,记者从越秀区多名教育工作人员处获悉,该名单尚未最终确定。服务主体可以是学校教师,也可以是社会机构。
据了解,部分学校已陆续收到社会机构的询问。天河区一家托管机构此前曾承接天河区的校园托管业务。该负责人表示,该机构此前曾与学校合作,借用学校场地,家长支付租金。双方的合作比较顺利。 “得知越秀区试点意向后,我们正在积极联系越秀教育部门。”该负责人介绍,试点学校课余托管机构资质要求仍在制定中,将于近期公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rgk123456.com/html/tiyuwenda/9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