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每个机场都有推荐优步出租车的广告。里约机场还为优步乘客设立了单独的等候区。为了让乘客准确找到接车的车,司机会告诉你他们在等待什么颜色的区域。让人感觉机场很贴心。接我们的司机告诉我们在橙色区域等他。
里约热内卢:大多数人称这座城市为里约。它曾经是巴西的首都(1763-1960),是大西洋沿岸的海滨旅游城市。这里是巴西乃至南美洲的重要门户,也是巴西和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里约热内卢的救世基督像是这座城市的象征,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圣保罗。这个城市曾举办过两届世界杯和一届奥运会。你可以想象这里的人们有多么热爱足球。同时,这个城市会说英语的人比其他城市要多。
从机场到酒店一路上的风景无限美丽,整个城市给我一种大公园体育场的感觉。街道两旁到处都是足球场,几乎每个足球场都有很多年轻人在踢足球。名副其实的足球王国。
到了酒店办完手续后,已经是午餐时间了。我们在谷歌地图上搜索了一家提供传统巴西米饭的餐厅,评价很高,而且距离我们很近,可以去吃。
这家餐厅就在路边,很小。网上说需要预约,因为餐厅很有名。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也许已经过了大多数人吃饭的时间,但里面还有座位。我们不知道它是否好吃,所以我们进去只是想尝试一些传统的巴西菜肴。
自从我们到了巴西,当我们去餐馆吃饭时,我总是先问:你会说英语吗?有没有英文菜单?如果对方不知道怎么做,我就用我学了三个半月的蹩脚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去点击菜单。只要你掌握几个词:猪肉、牛肉、鸡肉、鱼、虾、米、不要太咸等等,说给对方听,他们大概就能听懂。如果对方说可以,我就直接说英语。我会让他们推荐并介绍里面有什么以及如何制作。
我们在里约发现这里餐馆的服务员大部分都会说英语。所以订购变得很容易。我们让服务员推荐了几道里约的代表性菜肴。
里约是一座海边城市,所以海鲜是他们的主要食物。左上图和我国的盐焗大虾很相似。虾很新鲜,肉质微甜,肉质有弹性。右图中,深色的是蟹肉裹着咸酱,不是很咸。浅色的是巴西著名的配菜和主食。玉米和大米混合在一起炒,然后切碎。刚炸的有炸玉米的香味,但没有味道。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和旁边的蟹膏拌在一起吃。几乎所有的餐馆都有这道菜,总是搭配较咸的菜肴。下面两个椭圆形盘子左边的那个是用土豆泥和西红柿烤的。我喜欢吃这个。右边的是一道巴西名菜——海鲜炖菜。里面有鱼、虾、鱿鱼。这道菜比较咸,所以配白米饭吃。我看了看邻桌的两个年轻人,点了一份海鲜炖菜。我们点了这么多,只吃完虾,把水都喝光了。其他的都剩下了。
我们住在著名的科帕卡巴纳海滩边的一家酒店,所以吃饱休息了一会儿就去海滩晒太阳了。当我们从多伦多出来时,那里的气温只有3度。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气温是32度。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冰与火的感觉。
海滩上到处都是躺着晒日光浴的人,或者是打沙滩排球的年轻人。海里有很多冲浪的年轻人和玩耍的孩子。
沿着海滩的路两边有很多酒吧,播放着欢快的音乐来吸引顾客。街上有很多买礼盒纪念品的摊位,还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帅哥美女。
这里的海滩沙细,贝壳、海草、石头很少,赤脚走在上面很舒服。给脚后跟去角质感觉很好。海滩上有很多艺术家制作的沙雕
唯一的缺点是海滩上有很多游客留下的垃圾。我看到有人捡垃圾,但一想到更多人制造垃圾,我就无法忍受。我没有看到海滩上有任何禁止乱扔垃圾的警告标志。而且,海滩上的垃圾桶都在靠近路边的地方。海滩上缺乏垃圾桶。我想这就是海滩上到处都是垃圾的原因之一。
只要搜索巴西里约,出现最多的照片就是里约国家森林公园的基督救世主雕像。当我们站在海滩上时,远远就能看到驼背山(抱歉,我一开始以为是断背山)上矗立着的巨大的基督雕像。
第二天一早我们打车直奔里约最著名的景点:救世主基督像。
基督像于1931年竣工,总高38米。它矗立在里约热内卢国家森林公园内海拔710米的驼背山山顶,俯瞰整个城市。张开双臂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象征着巴西人民的热情包容和博大胸怀。
虽然我们来的时候不是巴西的旅游旺季,但是各个热门旅游景点的人还是很多。可以想象,如果是旺季,这里会多么拥挤。
很多人站在台阶上模仿雕塑的姿势拍照,仿佛像耶稣一样张开双臂拥抱世界。
这个地方属于里约的制高点,从这里可以俯瞰里约全城。
中午我们回来休息了一会儿,晚上我们打算从酒店步行到距离我们4公里的一家巴西烤肉店,据说这是里约最正宗的巴西烤肉店。这家餐厅在大众点评和谷歌地图上的评分相当高。
来巴西之前,我们就想着一定要吃一下巴西流行的巴西烤肉,比较一下差异。说实话,这家网红烧烤店的烧烤很一般。所有的肉都是偏咸的,餐厅看起来比中国的餐厅更高档。它有一个大阳台,可以看到外面的美丽景色。不过自助餐的菜品选择比较少。不像国内有甜点或者冰淇淋,这里是没有的。
但在去餐厅的路上,我们听到远处的人声、音乐声、鼓声。本着遇到刺激绝不放手的旅游原则,我们顺着声音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个体育场的入口。门口聚集了很多穿着黑白条纹运动服的人,排队等候进入。体育场外展示着球队的各种旗帜和周边设备。一打听,原来今晚有一场巴西足球联赛的比赛。
事实上,我无法弄清楚黑白条纹是来自巴西国家队还是俱乐部队服。后来我回来查看,原来这是一家叫博塔弗戈的俱乐部的衣服。那天晚上他们对阵的是一支身穿红色衣服的球队。我们在餐厅吃饭的时候,正是游戏时间,餐厅的电视上正在播放游戏。很多人边吃边看,或欢呼或叹息。
吃完饭回来的路上,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酒吧都在玩这个游戏。酒吧里,甚至门口,都站满了人。只要黑白队获胜,人们就会到处放花、放鞭炮。欢呼声响彻大街小巷。就连我和老公这种不喜欢看球的人,也被城里的足球热潮带动,后悔没有去看球。不仅仅是观看比赛,光是和这些热情的球迷一起狂欢就已经足够令人兴奋了。直到晚上1点左右,酒店外的海边街上,人们才开始燃放烟花爆竹。看起来黑白条纹赢了。
之前做攻略的时候看到有人说一定要去里约看一场足球比赛。感受一下巴西人有多热爱足球。这也是足球之王贝利出生的国家。
第三天早上,我们去了里约另一个热门打卡地:塞勒隆楼梯。
塞雷隆楼梯是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世界著名楼梯,横跨拉帕和圣特雷莎两个街区,从若阿金席尔瓦街到马丁街。 Sereron楼梯有215级台阶,长125米,使用了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2000多块瓷砖。在 2000 多块瓷砖中,有 300 块是赛扬手绘的。
塞扬楼梯建于1990年至2013年,是智利出生的艺术家塞扬的作品,被称为“我对巴西人民的致敬”。
这个楼梯在一条小巷深处。从小巷子出来,远远就能看到一座像埃及金字塔一样的建筑。起初我不知道这个地方是哪里,但我觉得这个建筑很奇怪,所以我们就朝这个方向走去,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起初我以为这是某种博物馆
穿过这座白色的桥,在去这座棕色金字塔建筑的路上,我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幅壁画。
再往前走一点,就能看到壁画对面的这座建筑。
我们绕到大楼前面,发现原来是一座天主教堂。这座教堂的建筑风格与我们之前见过的所有大教堂都不同。
回来根据拍的照片上网查了一下,看到这样的介绍:里约热内卢大教堂建于1964年,1976年竣工,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现代化建筑。教堂呈圆锥形,高75米,底座直径106米。整个框架结构由规则的方形框架组成,就像通往天堂的阶梯,因此也被称为天梯教堂,可容纳2万人。教堂雄伟、高大。教堂正门前有一尊教皇保罗二世的铜像。左边是一座与教堂一样高的钟楼。钟楼上方有一个十字架。建筑群庄严肃穆,傲然矗立在城市中心。其独特的造型使其在现代建筑中脱颖而出。教堂周围花木茂盛,环境优雅。绿地虽不大,但小而独特,给人以美的感觉。
我们去的时候正在举办圣诞礼拜。除了唱诗班唱着优美的赞美诗之外,周围非常安静。在此过程中,游客可以安静地拍照。
教堂内部有四根半透明的彩色玻璃柱墙通向屋顶,这四根玻璃柱墙与屋顶上的一个白色十字架相连。
一进去我真的惊呆了。这种气势和所唱的圣歌天衣无缝地体现了一种令人敬畏的神圣感。
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些彩色玻璃,你会发现它们实际上是由许多圣经人物的头像组成的。
从这里出来后,我们打车直接前往我们里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景点:糖面包山。
面包山高396米。登上山顶,里约全景尽收眼底。这个景点实际上是由缆车连接的两座山组成的。
第一段是从山脚乘坐缆车到达215米高的乌卡山顶。第二段是从乌卡山顶乘坐缆车到面包山。
乌卡山顶非常漂亮,有吃饭、休息的地方。
这是从乌卡山顶拍摄的照片。图片右侧的云层很朦胧。我们去的那天雾很大。当我们走到上面面包山的缆车等候区时,一开始看不到另一边的山。云雾慢慢散去,你看到了仙境般的面包山。
这是我在我们要去的面包山对面缆车上拍的照片。感觉就像去了一个神秘的地方,真的在云端。关键是,在这样的天气下,当我们快到面包山时,看到有人身上绑着各种登山工具往上爬。我猜这样的人玩的是他们的心跳。
你可以看到我们住在面包山的海滩。然而,因为云雾的缘故,海滩像海市蜃楼一样时隐时现。
此时什么也看不见,一片模糊。几秒钟后,一切变得清晰起来。而且你仍然可以看到蓝天。
银色的就是我们住的海边的沙滩。
体验完山上云雾缭绕的感觉后,我们立刻进入了置身蓝天白云的状态。
个人觉得这座面包山还是值得一去的。
总而言之,里约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除了食物有点咸之外,没有什么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rgk123456.com/html/tiyuwenda/9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