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创业故事第一章 曾被誉为北京首富的李晓华在国内沉寂五年后,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从外国人身上赚钱的口头禅。李晓华仍然像以前一样无私地开车,和朋友们一起喝酒。他年轻时对生活的热情仍然在他的血液中涌动。他以一种完全自然的方式面对周围的一切。他会尝试一切新鲜事物,尝试一切时尚运动。但他似乎已经拥有了一个人一生能拥有的一切。他还说他累了。 55岁时,他想到了退休。他注重慈善事业,并声称死后会将自己的财产用于慈善事业。
李晓华在北京的办公室位于北京三环东北角一栋名为“第三地”的三角形办公楼内。从窗口可以看到他的兄弟李小林开发的海洋新干线项目。他很少来北京,这个办公室大部分时间都是空的。分管北京事务的副院长常年在此工作。
对他的采访是从一份问卷开始的。这是富人往往不愿意回答的问卷。当记者问出第一个问题时,他愣住了。我想了很久。只需问我这些个人问题,然后让我思考答案即可。我现在不能说。他紧张地笑了笑。
李不愿透露太多他的财富数额。他说:我不喜欢别人叫我有钱人。我多次给胡润打电话,不让我上富豪榜。但他似乎热衷于传播经文。这几年在海外市场,我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产业营销模式,这是我的财富密码。破译了这个密码,就相当于拥有了财富之门的钥匙。李晓华的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这样:先考察美国的各种高科技项目,然后选择最有前途的专利独家买断,然后选择世界上最好的加工厂进行加工生产,同时选择世界上最容易接近的销售渠道。美国市场如此,日本市场如此,以色列市场如此,全世界都是如此。结果,我的产品畅销世界各地。
但这个财富密码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人们掌握起来并不容易。其实你必须有独特的眼光,有雄厚的资本,有能力买得起专利。您还必须诚信地推广您的产品。财富密码学确实是一项用最低成本获得最优回报的发明。有多少专利在等待买家,有多少工厂在等待项目生产,有多少渠道在等待能卖得好、能赚钱的产品,所以在整个过程中,你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李晓华相信人才,做生意就必须有人才。李认为自己对商业有很好的感觉,眼光也很准确。这就是他的才华。从北戴河卖水起家,李晓华经历了打视频、去日本卖章光101、投资香港楼市、投资马来西亚土地等创业经历。 2002年起,他来到美国从事生物制品工作。
在致富路上,李晓华从未重复自己。他总是在做得好的时候就退缩,然后再冒险进入新的领域。这其实是符合商业规律的。如果你让它从头到尾都崩溃,你就会迷失自己。在李晓华看来,自己的商业游戏规则就是勇退。只有这样,他才能保住自己的资本,发现新的机会。
果断地抓住每一个机会是我今天的座右铭,也是我成功的秘诀。李晓华认为,成功需要选择、激励和榜样。然而,在外人看来,李晓华的致富之路颇为投机,尤其是他在马来西亚的经历,甚至显得像是一场可怕的赌博。
我计划明年春天退休。李晓华突然说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话。不,为什么?人总是要回到自己的根源。我一生都在奔波。现在我感觉有点累了。我想尽快回到中国,过上悠闲的生活。 55岁,在很多人眼里,是事业的巅峰期,是年轻力壮,依然可以做出很多成就的时期。但李晓华却想到了退休。
55岁的李晓华似乎更懂得如何享受生活。他说,如果我的生命只有三天,我想把自己的生命浓缩在最后三天里,和心爱的人一起漫步在海滩上。没有任何人的干扰,没有电话的打扰,脑海里只有大海和蓝天,远离城市和喧嚣。
在他55岁生日那天,鲜花簇拥,宾客盈门,亲友云集,看到各个繁忙岗位的人们前来祝贺,与大家喝酒聊天,他感到无比高兴。他说:朋友是我最大的财富。李晓华有一个美丽活泼的独生女,今年21岁。他希望她的女儿能够接替他的班级。但他的女儿只在办公室工作了三天就向他递交了辞职信。她说:我不喜欢做生意。李晓华很无奈。
李晓华是内地第一个购买法拉利跑车的商人。法拉利跑车公司曾在巴黎机场竖立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图为李晓华和他的红色法拉利跑车站在天安门广场路边。口号是“红色中国的富翁”。如今,他的法拉利跑车已经行驶了不到一万公里,车身上布满了世界各国政要和名人的签名。
我有10多辆车。我刚买了一辆价值700万的车。您可能没有听说过这个品牌。天窗采用太阳能供电。坐在里面,即使伸腿也够不到前座。当谈到汽车时,他会变得很兴奋,就像儿时的朋友介绍他心爱的玩具车一样。我一生中最奢侈的东西就是我的车。当我看到世界顶级豪华汽车下线时,我不禁产生了拥有一辆的冲动。上周,我开着吉普车去官厅水库附近的山里玩。我的司机是退伍军人,胆子够大,不敢开上高坡。但我自己开车去了那里。
李晓华自己也很爱车,也会送给下属。 8年前他给了我一辆宝马,现在他又给了我一辆宝马。他经常给我们送礼物,公司里有10多个人收到过他送的车。旁边负责宣传的女士告诉记者。
李晓华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的一个工人阶级家庭。初中毕业前,他就加入了北大荒队。当时他只有18岁。有一次,一场突如其来的山火来袭,同室的几位同志都在山火中丧生。在连长和老员工的带领下,他才死里逃生。进兵团第二年冬天,李晓华病重。在他生命垂危、几乎绝望时,生产队的兽医用治疗动物的工具给他做了手术,才把他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李晓华说:我有困难的时候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当我有钱之后,我也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北大荒也有李晓华的初恋情人。但她回到北京并嫁给了一位高官的儿子。当时,李晓华从北大荒坐火车回北京,敲响了她的门。她妈妈出来说:你不能给她带来幸福,你也不能改变她的生活状况。你想要什么并不重要。虽然她也是一个知识青年,但她不能嫁给一个农民。
要改变贫困的命运,我们只能加倍努力。奋斗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我今天想对年轻人说的话。李晓华说:当我穷,在北大荒当农民时,没有人愿意嫁给我。没有必要的经济基础,仅仅依靠爱情和坚持根本无法获得真爱。
如今,李晓华拥有巨额财富。他说:拥有财富就意味着有责任。李晓华热心慈善事业。目前,他和他的公司已捐赠约1亿元人民币。我将安排我的资产用于慈善目的。李晓华说:我认为我有三个特点:一是不断追求、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三是不断追求、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第二,我善于发现和抓住商机;第三,我是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
通过阅读这个故事,相信大家对李晓华的创业历程有了一些了解。作为一个经历过的人,他告诉我们,要想改变命运,就必须更加努力。这是一句至理名言,对于广大创业者来说无疑是一句至理名言。这是一个推动。希望您能借鉴他的精神营养和成功经验,实现自己的财富创造目标。
现代创业故事第二章 他曾经是一个卖冰棍的农民,后来以18亿身家登上福布斯富豪榜。他赚到的每一分钱都是用汗水凝结的。
他把信守诺言作为做生意的最高信条,靠诚信赢得人心。他将自己的公司带到了生死边缘,然后将其推上了世界舞台。
他没有为冬天感到焦虑,而是兴奋起来。到下一个经济周期,我们可能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王者。
农民创业 当我发现更有利可图的事情时,我会毫不犹豫地转向它。
我通过在街头卖冰棍发现了很多商机。
1982年,三十出头的农民李兴浩决定离开自己耕种了十年的土地,去卖冰棍。当时,这四五毛钱一块的生意在他看来就是一笔巨大的利润。如今,这位佛山商人的主营业务是微利的空调制造,但他的财富已经足以出现在中国富豪的财富排行榜上。和很多粤商一样,他的经营理念是有钱就做大。幸运的是,他还拥有近乎与生俱来的商业嗅觉。
李兴浩通过街头的冰棍生意发现了很多商机。因为发现很多工厂都需要擦拭机用的抹布,李兴浩就大量采购了抹布进行加工。经过多次推销,他终于把50公斤的抹布卖给了一家机器厂,给他带来了75元的收入。
李星浩的原始积累似乎永不停息。当我发现更有利可图的事情时,我会毫不犹豫地转向它。李兴浩表示,进入空调行业也是一次偶然的举动。在进入空调行业之前,我开了一家海鲜餐厅。餐厅空调经常出故障,一个月维修费就1000元。后来干脆雇了个师傅来干活。李星浩很快发现修电器比卖海鲜更赚钱。 1989年,他注册了兴隆制冷设备维修中心,并组织伙伴前往广州、海南,到处喊着兴隆的名字。两年后,该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制冷维修中心,业务覆盖整个广东。沿着自己的商业链条,我和一位台湾老板各出资600万元建立了一家合资工厂,最终进入了空调制造领域。
暴风雨即将来临
800万欠条化解撤资危机
我今天连开会的钱都没有,但我的目标是制造世界上最好的空调。
生产第三天,李兴浩就遭遇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空调价格战。这场战争造成的后遗症几乎让刚刚诞生的志高空调丧命在襁褓之中。
1993年,中国空调行业即将结束暴利时代。越来越多的进入者以及随之而来的市场竞争的加剧正在悄然改变着行业的生存环境。那一年,科龙1P分体空调降价了1000元,我就要求我的空调也降价,卖到2980元,但空调的原材料价格已经涨了。达到了3600元。然而,亏损的出售并没有为志高赢得市场。
1996年,由于不同意李兴浩的做法,合伙人最终决定撤资。当时技术部、车间、营销总监都跑了。合资方甚至宣布志高空调破产,导致志高空调的账户被佛山市人民法院查封。第二天,就是志高空调发工资的日子。李兴浩陷入了数百人的公司一夜之间空无一人、公司的血液被抽干的绝境。
幸运的是,李兴浩凭借良好的信用得到了供应商的支持。李兴浩特意选择在广东温泉胜地清远举办供应商会议。我说,我今天连开会的钱都没有,但我的目标是造世界上最好的空调。李兴浩说,他想告诉供应商,志高就像温泉一样,必须开采出来才有价值。如果发展得好,他们会不断获得奖励。会后,他给供应商写了一张纸条,称自己欠了800万元。这张纸币被用作货币并在三个供应商之间流通。最终于1998年回归李兴浩,成为一家中小企业。融资传奇。
如今,回忆起这段历史,李星浩已经不再有当年的怨恨了。我应该感谢这个伙伴。首先感谢他对我的投资,帮助我进入空调行业;第二,感谢他离开了我,让我解放了双手和双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展;第三,感谢他用这样复杂而残酷的事情锻炼了我的心智,让我有更强的意志力去面对未来的任何困难。
制造世界上最好的空调并不傲慢。建设全球最大制冷基地的目标从未改变。
志高:中国加油
李兴浩表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打造世界最好的空调、建设全球最大的制冷基地的目标从未改变。正是因为这种狂妄的想法,他在创立志高时,将志高LOGO的英文字母定为CHIGO,意为中国加油。李星浩至今仍为自己的全球视野感到自豪。
志高的发展史充满了开放,远交近攻。早在1995年,志高就开始与日本三菱压缩机合作。日本三菱原总经理元明在考察志高时,为从志高了解空调的李兴浩写了贺信。后来志高又嫁给了韩国现代汽车。双方共同经营现代空调,并与德国威能集团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截至2007年12月,志高与日本三菱、韩国现代、德国威能、美国杜邦等世界500强企业共同组建了全球首个空调品质联盟,成功整合全球空调行业资源。
但真正让志高登上中国第四大空调制造商宝座的是空调出口。 1999年,志高空调出口挪威。当地经销商以每台1500美元的零售价出售,这深深触动了李兴浩。当时,李兴浩号召全公司寻找会说英语的人。只要能吸引到海外订单,无论生意成功与否,他们都会得到奖励。下一笔订单,奖励丰厚;如果你下了五个命令,你就会被提升为主任。如今,志高已在100多个国家注册了商标。
现代创业故事3 在富阳香港财富广场一楼,有一家装修现代的苹果体验店。每天都有不少市民来到这里购买苹果产品或者体验现代科技给大家带来的乐趣。这是一个时尚品牌,经营者31岁。为了实现对数码产品的热爱,他不断努力,从早年的打工仔转型为小老板。他就是李春杰,来自富阳的年轻人。
6月8日,记者来到李春杰的苹果体验店时,他正忙着与员工讨论太和新店开业的相关事宜。他身材矮小,却散发着脚踏实地、干练的态度。这是记者对他的第一印象。
我怎样才能被认为是成功的?充其量只是运气好而已。听到记者要采访他的创业经历,李春杰谦虚地说。在他看来,创业之所以顺利,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对数码产品的热爱,另一方面是因为创业初期天时、地利、人都合适。
李春杰虽然这么说,但事实上,他的这一路并不平坦。 2002年,19岁的他登上开往上海的火车,开始了打工生涯。在上海,他当过工人,当过厨师。这时,他有幸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苹果手机。
2007年,我在餐厅的同事从澳大利亚带回了一部苹果第一代手机。李春杰说,看到手机后,他彻底震惊了。手机非常漂亮,屏幕很大,只有一个home键。在当时满街都是按键式手机的情况下,这绝对是一次颠覆。尤其是我用了两三个月的工资购买了自己的iPhone之后,我就被这款智能手机的便捷和炫酷深深吸引了。
手机这么好,为什么不让家乡更多的人用上呢? 2008年,李春杰回到富阳老家,在清河路开了一家数码产品店,开始买卖苹果手机,为接下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4月,有了一些积蓄的李春杰将店面搬到了东方数码广场;同年8月,开始与中国联通合作,正式销售苹果手机。一开始只能用惨淡来形容。李春杰表示,由于苹果手机价格较高,当时市场认可度较低,一个月没有卖出一部手机。这种惨淡的状况持续了半年多。后来苹果手机的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店里的手机开始热销,最好的时候一个月就卖出了100多部。
生意形势越来越好,李春杰开始开新店。现在他不仅在香港财富中心开设了苹果体验店,销售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等苹果全线产品,还在临泉、太和开设了分店,生意日益红火。
我们的成功不仅在于销售业绩,更在于服务。李春杰的同事、销售经理马超说:“我们不是为了卖手机而卖手机,最重要的是教客户如何使用手机,让他们体验、感受到这种手机的便利性。”手机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化。”
回到家乡六年后,李春杰的事业越来越壮大。这个年轻人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拥有梦想、抓住机遇、懂得坚持,是他持续成功的秘诀。接下来,我打算发展成国产手机。李春杰表示,现在国产手机越来越好。我看中了锤子这个品牌,正在考虑下一步的发展。
刘群 沉阳圣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摸着石头过河
1996年,刘群等8位有技术背景的工程师创立了沉阳圣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联)。
转行管理对刘群来说是个大难题。资金和信誉问题也给刚刚诞生的盛联公司带来了麻烦。
技术人员对常规事物非常敏感。他们发现,当时系统集成公司的起步有一个固定的模式:通过贸易支撑技术,先积累资金、培育信誉,然后进入行业市场。按照这个方法,盛联从几台电脑的小规模交易开始。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转向系统集成业务,专注于行业客户。
当时我们没有任何行业的客户资源或成功案例作为敲门砖。开发行业市场的工作艰巨且不明确。虽然大家都努力工作,试图突破,但因为没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大家都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跑。虽然网撒得很广,但收获却很小。这种情况持续了两年,是公司成立初期遇到的最大困难。想起当时的辛酸,刘群还是有些难过。
公司成立初期,管理体系尚不健全。虽然盛联也借鉴了其他公司的管理制度,但由于大家都忙于日常工作,所以并没有严格执行。当公司达到一定规模后,重新回归管理时,员工们就放纵了。我已经习惯了,不再服从。刘群表示,如果公司在创业初期能够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制定管理制度、约束员工的行为,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发展得更快。
当时连公司的财务系统都一团糟。在库存管理方面,既没有出库订单,也没有入库订单,也没有财务核算。不可能查明谁销售了什么产品,以及客户是否付款。有时候感觉公司赚了很多钱,但是到了年底还是亏损。刘群笑着说:当时真是一塌糊涂。
刘群对新成立的公司非常羡慕。老板不需要操心很多方面,也不需要担心面临刘群创业时面临的难题。很多小软件可以帮助他们管理公司的日常业务,创业之路就轻松多了。 。
创业建议
如果再有一次创业的机会,刘群会做以下几件事:一是深入市场调研,为公司找好定位。定位不准确肯定会导致失败。只有既了解市场需求又了解自身优势的企业才能发展。
二是聘请对目标行业有深入了解的行业顾问,使其能够时刻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
三是收缩战线,集中突破。将公司有限的资源和优势力量集中到优势产业上。不贪大而求全,博而不精。
四是做好技术储备。将部分利润用于技术人员的培训,鼓励他们学习国外相关行业的先进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客户服务中。这样,公司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就永远不会落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rgk123456.com/html/tiyuwenda/9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