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超过200万患者死于脑梗塞。很多人认为脑梗塞是老年人的病。事实上,从临床来看,近年来脑梗塞的发病率一直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毕爱平表示,冬季气温急剧下降,气血运行不畅,很容易引起血管收缩,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增加心脏负担,从而增加发病率脑梗塞。无论是中年、老年还是青年,都要小心预防脑梗塞。脑梗塞有早期症状。及时判断身体传递的信号,可以有效逆转脑梗塞对大脑造成的损害。
脑梗塞发生前的症状预警
“脑梗塞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专利,它正在变得越来越年轻化,10%-15%的患者是年轻人,而且这个比例每年都在增加。针灸三科接待了很多脑梗塞患者。每天都有,最小的才25岁。”毕爱平表示,严重的脑梗塞发生之前,有些人会出现“小中风”症状。 “迷你中风”也被医生称为“短暂性缺血性中风”。
脑梗塞发生前有哪些征兆或判断依据?毕爱平介绍,脑梗塞发生前,身体会发出六类明显的信号和症状,必须引起重视。
舌根坚硬。一旦舌根变硬,说话困难、含糊不清,面部突然变得扭曲、虚弱或麻木,尤其是嘴角和眼睛周围。另外,喝水时容易噎住,吃饭时容易噎住,这也是舌头硬的表现。
血压异常。当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或血压突然下降到80/50mmHg以下时,就是脑梗塞的先兆。 (成人正常血压为90-140mmHg)。
剧烈头痛。突发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或头痛伴有昏迷或嗜睡,头痛性质、部位、分布突然改变,咳嗽时头痛加重等。
头晕是脑梗塞非常常见的症状。脑梗塞发生前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尤其是早晨起床时。疲劳或沐浴后也可能发生。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如果1-2天内出现头晕超过5次,脑梗塞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短暂性视力障碍。突然视力模糊,或视野丧失、视力不全,通常可以自行恢复,也是脑梗塞的早期预警信号。
一侧肢体麻木无力。中风一般只影响两个大脑半球之一。因此,患者会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麻木、无力的感觉。两臂平行举起时,一侧下垂。
这几类人容易患脑梗塞
脑梗塞的发生大多与饮食习惯、每日运动量、是否熬夜等有关。毕爱平表示,这些人群容易发生脑梗塞,需要警惕。
生活不规律:脑梗塞是脑组织局部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如果长期熬夜、过度劳累、长期抽烟喝酒,就很容易诱发该病。
高血压:患者长期高血压如果不及时控制,会引起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狭窄,从而发生脑梗塞。
高脂血症:血液中脂质含量增加,会减慢血流速度,增加血液粘度。过多的脂质成分会沉积在血管中,导致脑梗塞。
糖尿病:这种疾病会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升高,而且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很容易对血管壁造成损伤,引起脑血管病变,从而增加脑梗塞的机会。
调节饮食降低脑梗塞风险
俗话说病从口入,脑梗塞与饮食密切相关。有些食物吃太多,会增加脑梗塞的机会。
毕爱平建议,想要远离脑梗塞,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少喝浓汤。浓汤大多含有大量盐分,对血压不利,还可能导致脑梗塞。它还具有较高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尤其是浓稠的白肉汤。不利于心脑血管健康。
少吃泡菜和腌制食品,因为这些食物含盐量高,会导致钠摄入过多。钠与血压升高密切相关。
每天摄入过多的脂肪,会导致血管中甘油三酯含量过高,导致“血液粘稠”,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阻碍血液循环,增加脑梗塞的风险。
还要少吃高糖食物。甜品、糕点等食物中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能加速血管病变,增加血液粘度,影响大脑血液的正常供应。
戒烟、限制饮酒、避免滥用药物
除了饮食之外,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预防脑梗塞。还可以多做手指操,如手指操,使手指灵活,预防脑梗塞。
注意作息平衡,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很多人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所以也要学会释放压力。长时间熬夜,会剥夺大脑的休息,容易导致脑血管堵塞。平时也应该保持愉快的心情。生气或兴奋的行为会损害大脑。的。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和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方法。限制饮酒量;过量饮酒会导致高血压和心脏问题。避免滥用药物,长期使用某些药物或滥用药物可能会增加脑梗塞的风险,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药物。
此外,定期体检也非常重要。通过定期体检,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身体出现问题,应该及时治疗。脑梗塞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对待脑梗塞千万不能大意。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rgk123456.com/html/tiyuwenda/9714.html